【藥酒配方】黃芪、獨活、防風、細辛、牛膝、川芎、杜仲、制附子、炙甘草、蜀椒各90克,制川烏、山茱萸、秦艽、葛根各60克,官桂、當歸各75克,大黃30克,白術、炮姜各105克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2 500毫升。
【制作方法】將前19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7~10日后,過濾去渣,即成。
【功效作用】補腎健脾,益氣活血,祛風除濕,舒筋通絡。
【主要治療】血痹及諸痹,甚者四肢不遂;風寒濕痹,舉體腫滿,疼痛不仁,兼治風虛痰癖,四肢偏枯;或軟弱,手不能上頭;或小腹縮痛,脅下攣急,心下有伏水,脅下有積飲,夜夢悲愁不樂,恍惚健忘,此由風虛五臟受邪所致;或久坐腰痛,耳聾卒起,目眩頭重;或舉體腫痛,飲食惡冷,胸中痰滿,心下寒疝及婦人產后余疾,風虛積冷不除者。
【服用方法】口服:日2夜1服,每服10毫升,漸加,以知為度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①驗之臨床,堅持服用,常收良效。②隨證加味:虛弱者加肉蓯蓉60克;下利者加女萎(草藥)90克;多忘加石斛、石菖蒲、紫石英各60克;心下有水氣加茯苓、人參各60克,山藥90克。③酒盡更以酒漬之,不爾,可取藥渣曬干研細末,酒調服3~5克,不知稍增之。少壯人服勿熬煉,老弱人微熬之。
微信搜公眾號 泡酒之家 添加關注 免費咨詢泡酒配方 免費索取獨家秘方